菱角的故鄉—台南官田
官田舊名「官佃」,原是平埔族西拉雅社傳統領域,因荷據時期的政府公有田而稱為「王田」,鄭成功來台後將王田改稱「官田」。現在官田村一部分就是當年鄭氏官田,由跟隨鄭氏來台的陳姓一族所承墾,也是今日官田區居民以陳姓為主的原因。
今日官田會讓多數外地人以為它是菱角專門栽植區,但這是主客易位。早在數十年前,官田一帶因土質適合燒磚,常有磚窯廠來此掘土,形成一個個大坑,當地農民基於蓄水引入水源,於是埤塘遍佈。在傳統農民眼中閒置是種浪費,於是埤塘放魚飼養的同時也投入菱角,這就是官田種植菱角的遠因。
然而台灣於民國91年加入WTO後,因無法再以關稅保護本土稻米價格,並接受低價進口糧食,所以當地傳統水稻產業必須轉型,以分擔風險。於是當地興起水稻田以水稻、菱角一年各一穫方式輪作,方創造出官田菱角的名號。
濕地生態巡禮與菱角節
官田最大的生態資源就是埤塘與水稻菱角田的濕地生態,也是眾多水鳥、蛙類、蜻蜓賴以為生的重要棲地,尤其當地擁有全台雉尾水雉最大的族群,則是生態觀光的最大亮點。
關於水雉生態可配合生活史,以每年4月〜9月的產卵期為主,並又以6月下旬到8月上旬為高峰期,能同時看到剛換羽的雄鳥、求偶、育雛等行為。至於欣賞水雉的地點,埤塘型的菱角田、葫蘆埤都有機會,不過可能距離較遠,或是戒心比較高,所以還是以當地的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為最佳,並且可先行上網了解有無相關課程與導覽活動參加。
另一項重點觀光特色就是菱角產業,不過這要等到國曆9〜10月,才是菱角盛產期。菱角產季除了水稻田可見農民採收菱角外,更可在埤塘的菱角田看到菱農划著小舟,逐一掀起葉子採收紅菱,也就是著名的新南瀛八景「菱香舟影」。此外,當季的「官田菱角節產業文化活動」,除了能品菱、賞菱外,還有一系列與菱角特色相關的文化展演活動,以及特色菱角美食展售喔!
菱角鳥—雉尾水雉
雉尾水雉(Hydrophasianus chirurgus)一般稱為水雉,由於多棲息於菱角田,俗稱菱角鳥。牠的外型像雉雞,但由於在睡蓮、菱角等水生植物上活動,所以演化出比例特長的腳趾與腳爪,並主要以水面的小魚、水生昆蟲、螺類、青蛙、蝌蚪為食。
水雉在繁殖期會長出金黃色、褐色與白色繁殖羽,還有長長的尾羽,相當漂亮!所以也有人稱其為「凌波仙子」。此外,比較有趣的是牠的夫妻關係。水雉是一妻多夫的鳥類,雌鳥交配後產完卵就留給雄鳥照顧,然後就再去找新老公了呢!
波光粼粼、飛羽處處的水雉生態教育園區
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內不但有豐富水生植物,更有許多鳥類棲息,尤其秋冬季節還有候鳥前來此處休息與覓食,是個一年四季都能賞鳥的好去處。園區中最重要的鳥類就是雉尾水雉,常吸引愛鳥人士與戶外教學團體來此。
由於水雉的保護狀況良好,並有大量綠籬與三座賞鳥亭,因此在此只要透過望遠鏡頭就能觀察水雉生態,甚至有時會近到用肉眼就能清楚看到,是相當特殊的體驗。
該園區採登記後即可入園自由參觀,並會不定期舉辦相關的環境教育活動。如需專人解說服務,請於二週前完成預約。申請專人解說服務則需捐助「保育水雉基金」,申請每一位專員需捐款1,200元。
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
順遊景點-葫蘆埤
葫蘆埤位於台南176縣道旁,是清乾隆35年(1770)由邱道光等13人出資開挖興建,做為灌溉與蓄水用,因形似葫蘆而名。該埤塘常有鷺科、紅冠水雞等水鳥棲息,秋冬有雁鴨科候鳥過境,甚至是瀕危鳥類水雉的重要棲地。
葫蘆埤周邊景觀設施完善,有步道、自行車道可供遊憩,還有漢番禁碑可探訪,加上數十甲的水域綠波潾潾,是親水散步、休閒垂釣的好去處。
順遊景點-烏山頭水庫
烏山頭水庫舊稱烏山頭貯水池,由日本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規劃,於民國9年開始興建,到民國19年竣工,為嘉南大圳最主要的水利工程,也是台灣早期的水庫之一,對嘉南平原的農業與民生用水有著不可抹滅的意義與價值。
烏山頭水庫鳥瞰狀似珊瑚,故又稱珊瑚潭。目前除水庫外亦結合烏山頭風景區,區內有親水公園、八田技師紀念室、大壩石堤、香榭大道、天壇公園、八田與一銅像、老火車頭、殉工碑、平壓塔、吊橋、溢洪道、三角埤公園、櫻花公園、舊送水站、八田與一紀念園區等十多個景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