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野 │ 行程

從一、二級產業邁向三級的口湖鄉從一、二級產業邁向三級的口湖鄉

從一、二級產業邁向三級的口湖鄉從一、二級產業邁向三級的口湖鄉
撰文/左承偉.攝影/左承偉
2011/09/14發表,已被閱讀18,221次

曾經為遊人遺忘的區域

雲林縣湖口鄉,許多人都不太清楚它在哪,更別談對它有遊歷的經驗。在這之前,筆者也是如此,如果說對它有點印象的話,就是七年前協助漁業達人李嘉亮先生撰寫「台灣的漁港」一書時,曾走遍台灣西海岸的漁港,於是經過該地附近的五條港與三條侖港,所以印象裡只停留在大片漁塭及停著小船的漁港。

靠海的口湖鄉,有不少鹽鹼地,因此在過去被認為是貧瘠之處。

如果連時常走訪台灣各地的人都是如此,那當然更別談一般人,除非是您的原鄉。所以在這樣的原因下,當地長年以一級產業為主,夾雜少數二級加工,於是更加促使青壯人口快速流失、人口老年化,許多當年或現在的年輕人,為了追求更好的發展機會,不免移居大都市,台北、台中、高雄都有他們的足跡,像是北縣三重、五股就是一例,在那兒可以尋得許多來自雲林海線的鄉親。

於是當地剩下的,除了仍有經營的漁塭,就是一些夾在當中的老屋、廟宇、村落;至於廢棄的,更是不在話下,然因為如此,才激起我的好奇心,想一探到底有什麼令人回味與驚訝的點滴。

盡是美味之鄉

不管你喜不喜歡吃海鮮,有兩種東西您一定不陌生,一是文蛤,二是牡蠣,這在口湖鄉當地都是出產大宗。尤其文蛤,當地稱為「粉搖」,而這裡正是全台的最大產地。此外舉凡烏魚、虱目魚、七星鱸、台灣鯛、龍鬚菜……,餐桌上常見的養殖海產在這兒幾乎都不會少!有了這麼豐盛的海鮮,稱口湖是養殖之鄉一點也不為過!

反之,您要是海鮮老饕,那真的建議您應該「親自」走一趟,體驗那種先前還是活生生的海鮮,須臾間已成為桌上佳餚,其滋味絕非經過批發轉零售,然後才到您的手上所能比擬!

上:漁塭是口湖鄉最常見到的景象。左:成群放牧的山羊,也是口湖「外銷」北台灣的美味。右:橙紅且另人垂涎的烏魚子,是近年口湖鄉迅速爆紅的產業。
悠閒的黃牛,雖然饒富攝影趣味,但卻也說明此地農業的沒落。

不過在採訪過程中,筆者也看出當地產業的困境與出路,而這問題的兩頭,正肇因於這塊算不上豐腴的鹽鹼地,雖然擁有美味絕佳的海產,但農漁民卻為販售通路所苦。我告訴他們:「你們是如此,我們住在都市的人也是如此!」尤其每當菜價、魚價高居不下、漫天喊漲之際,消費者所多付的錢,根本對產地毫無助益!另一方面則是第二代繼承的問題,許多一線的養殖漁民年紀至少都在五、六十歲,甚至有些農漁民的年齡還更高!這些累積一世經驗的前輩現在普遍都面臨無法傳承的困境,或許身為消費者更該擔心的,是十年、二十年後我們還有沒有這麼棒的海鮮、農產可以享用?

雖然在如此的困境下,當地從鹽地所竄發出來的生命力,已正在思索該怎麼轉型,才能面對快速老化的農漁業從業人口,以及未來全球化大規模農產傾銷的問題,而這塊土地所逐漸發展的休閒漁業與深度旅遊,或許正為當地的未來帶來一線曙光!

候鳥、漁塭、溼地、夕陽

作為一個探詢深度旅遊價值的旅人,最重要的莫過於發覺當地人習以為常,卻能讓遊人感動的元素,位在台灣西海岸的口湖鄉,則基於下面的理由,讓我們值得為您推薦!

由於海水倒灌,讓成排的電線桿佇立水鄉。

漫遊溼地新生命:從生態角度來看,一大片漁塭,其實也是溼地的另一種形式。因此每年秋季以後,這些地方便成了北方候鳥的最佳棲地,供給牠們作為休息站、繁衍地。除了漁塭外,另一種更具自然特色的溼地則是海水倒灌後的蔗田,例如口湖溼地即是一例。位於口湖鄉西南側的這一大片溼地,打從日據時期便是重要的製糖甘蔗產區,但近年來因地層下陷,加以風災後海水倒灌,積水無法退去,遂成為一片廣大的溼地。

廢棄蔗田中小徑兩旁是高大的木麻黃,而溼地內則夾雜各式耐鹽的喬、灌木,因此成了鳥兒的最佳生息處,也常吸引愛鳥人士來此賞鳥、攝影。正如前面所說,溼地內過去小徑網絡四通八達,但不建議您驅車前往,若能以自行車代步,不僅能運動身心,還可減低對環境的衝擊;或者有獨木舟的話,也建議您在外圍靠近主要道路或聚落的範圍內划船,以另一個角度欣賞溼地與鳥類,以及其他的魚類、甲殼類等小生物。

濕地內成群的鷺鷥數量驚人,秋冬則有其他候鳥前來過冬。
肥美的馬蹄蛤像是超大的蛤蠣。

孕育美味的方城:翻動的水車打起白色水泡,為漁塭帶來充沛的氧氣,加上陽光、飼料與辛勤漁民的照顧,使得這片土地上所孕育的海鮮得以味美價廉。不論是站在縱橫大地的漁塭旁,還是在海邊看著一望無際的蚵棚,這些屬於此地的獨特的人文景觀,也是另一種美感!更別說當您穿街過巷時,瞥見寮內棚下的阿伯、大嬸正在那兒熟練地挖蚵、掏洗文蛤,千萬別忘了拿起相機,趕快紀錄這些動人的畫面,那種屬於台灣西海岸的鄉土風情。

所以來到這兒千萬不能只是「欣賞」,換言之虧待舌尖上的味蕾是說不過去的!所以在地的小吃、海鮮,如蝦仁飯、蚵仔煎、馬蹄蛤、涼伴龍鬚菜、酒炙烏魚子、高鈣米粉……,千萬別遺漏,如果還能打包帶回家,也絕對不要客氣!

夕陽下,傳統定置網的剪影為漁鄉留下最好的註記。

清新的鄉土質感:隨著早年鄉村人口快速流失,口湖這兒反而保存了比較原始的風貌與古厝。走在這兒的鄉間小路,很容易看見典型閩南式的三合院坐落在田地邊、漁塭旁,或是帶有平埔族風格的傳統建築;至於廟宇,應該是基於靠海維生的傳統吧,當地人長年養成的虔誠信仰,總是讓廟宇頗具規模,並且裝飾的相當華麗,所以走過此,您也不妨「拿香跟拜」吧!祈求這套遊程開心順利,也為親朋好友向上蒼祈求平安健康。

除了都會難以看到的建築風格外,田園景緻也是這裡的特點之一!廢耕的田地裡,滿是各種不同層次的綠意,或基於休耕需求,得在田裡種起豆科植物作為綠肥,而鮮黃色的花在翠綠陪襯下,格外顯出一份田園浪漫。夕陽下,漫步吃草的黃牛,用友善卻慵懶的眼神打招呼;成群結隊的山羊,則怯生生地遊蕩,找尋鮮嫩的青草。這些點滴,正是當地的田園交響曲。

黃昏前,小小羊兒正準備趕回家。

絕倫的夕陽美景:因為口湖就位在台灣西海岸,所以這兒夕陽是免費奉送的美景。從當地的每寸土地上,都有不同的感覺。廟埕前,夕陽將廟頂黃瓦照的通紅,像是烤紅的窯,而燕尾上各種人物、神獸剪黏正宛如走出高溫烈火,準備展現它們的晶瑩剔透與活靈活現。漁塭前,翻騰的水車讓映在水面的天空增加了原本沒有的動感,甚至偶爾有魚兒躍出水面,不曉得牠是否在找尋龍門?海堤前,除了是最佳的夕陽賞景點外,吹著海風,望著海面與漂浮其上的蚵棚,不知是否會勾起你想要一嚐肥美蚵仔的慾望?畢竟這種美味就活生生在眼前的經驗,可不是處處都有的!

嫣紅與絢爛的夕陽下,是口湖一天最美的時光。

所以來這兒別急著吃晚餐、趕回民宿休息,留點時間給黃昏,才不會辜負那句「夕陽無限好」!

想品嘗肥美的虱目魚,那你得先跟牠的爆發力對決!

垂釣、摸蜆自己來:如果來此地只是等著吃,那彷彿是錯過了貼近土地的挑戰與童趣。面對四處的漁塭,如果徵得池主同意,那麼真應該拿起釣竿,等待肥美的虱目魚或台灣鯛上鉤,並與牠力博後,獲得口腹之慾以外的那份成就感!

不然也可以體驗以往的文蛤養殖人家,下水「摸蛤仔」,體驗「汗滴蛤田土,粒粒皆辛苦。」但那份努力後所嚐到的滋味,卻是鮮甜與甘美的!於是不論是在這「摸蛤兼洗褲」,還是「一竿在手樂趣無窮」中,藉由這些體驗活動,讓您一家大小在驚喜與歡笑聲中,愛上台灣漁村的美麗!

自己摸蛤仔(馬蹄蛤)趣味更多!

旅遊資訊

開車—北往南:由一號國道雲林系統交流道銜接台78快速道路(向西),再銜接台61線快速道路(向南)即可抵達。
開車—南往北:由一號國道嘉義系統交流道銜接台82快速道路(向西),進入朴子市改走台19線(向北),再銜接168縣道,直到與台61快速道路相接,再向北往口湖方向。